盐亭方志    
“湖广填四川”在川北盐亭考论
2014-12-08

“湖广填四川”在川北盐亭考论

刘泰焰

 

    一、何谓“湖广填四川”

    四川有着古老的蜀巴文明,自汉末以来被誉为“天府之国”。然而宋末元初长达50多年的战争毁灭了四川人的生机;明末清初又50年的战乱,使刚恢复元气的四川再遭劫难。明末天启元年(1621年)永宁土司围困成都,过10余年八大王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五次入川,与明军及其他起义军争战,并于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;接着清军入川与残明军、农民军展开混战;嗣后,吴三桂反叛,也从云南攻入四川与清军激战。战乱、瘟疫、天灾使四川人死亡许多,又有相当部分逃避僻远山区,以致流徙川外。16598月,清军略定四川,草查人口锐减至不足二十万(其时省会尚在阆中,局势未稳,统计极不准确)。城市圮毁,田地荒芜。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,刚建立30余年的清王朝,在百废待兴之际,安邦定国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劳动力和粮食问题。于是采取了“移民垦荒”的举措。治蜀的方针是“安民、惠民”,对四川实行优惠政策,移民垦荒三、五年免交赋税,免除徭役。移民得到实惠,使更多的新移民举家、举族入籍四川。两湖、两广、陕西、江西、福建、安徽、山西、甘肃、河南、江浙和云贵等10多个省的移民相继到四川定居,其中最多的是湖北、湖南人。当时湖北、湖南是一个省,称“湖广省”;其次是陕西、广东、福建、江西的。从时间上,一般认为从康熙二十年(1681年)平定吴三桂以后起到乾隆末年止,持续百年,移民达百多万人。因这次大移民以湖广入籍四川最多,民间把这次移民称之为“湖广填四川”,盐亭富驿所在川北民间皆如是说,官民也以此作为区分“土著”与“客户”界限的。但是,近年来学术界把“湖广填四川”上溯到明初的湖北移民入川,说对研究客家文化和解释一些相关历史问题有用处。

    “湖广填四川”,还有两部分人需提到:一部分是清王朝命令清查流移离川的贫苦人民,由四川“差官接来安插”,所谓“接”就是押还故里。另一部分则是曾参加起义的人员,特别是老弱病残者,被押解安插落业归农。四川民间传说:“从湖广填来的祖老先人是被捆着双手押来的,他们要大小便就得松绑,现在人称大小便叫“解手”,就是这样来的。还有一个传说:捆人的绳子不够,就用红苕藤代替,这样就将红苕这种高产农作物带到了四川,查阅四川红苕栽培史,果然自清康熙年间开始。

    三百多年来,“湖广填四川”的传说在民间造成恶劣影响,一是以为“八大王剿四川”真的把人杀光了;二是许多宋元以前早就有的“土著”,都说祖先是“湖广填四川”来的。

    二、关于“八大王剿四川”

    “八大王剿四川”又叫“张献忠屠蜀”。张献忠(16061646),字秉吾,号敬轩。延安柳树涧(今陕西定边东)人。出身贫苦,初从军,因被人陷害而革役。崇祯三年(1630年)在米脂县参加起义军,自号八大王,因身长面黄,人称黄虎。初归王自用,后自成一家。崇祯八年荥阳大会后,他与高迎祥大举东征,攻破凤阳,焚明皇祖陵,转战豫、陕、鄂、皖各地。崇祯十一年,接受明朝廷“招抚”,驻兵谷城(今属湖北),但拒绝裁军,不受调度,次年再起。崇祯十三年,率部突围,进军四川,以走制敌。次年在川东开县黄陵镇击破明军,继又出川,破襄阳,粉碎敌人围攻。十六年取武昌、称大西王。旋克长沙、宣布钱粮三年免征,湘赣农民群起响应。次年,再取四川,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,年号大顺,严厉镇压地主阶级的反抗。大顺三年(1646),清军南下,他引兵来川北拒战,在西充凤凰山中箭牺牲。(张献忠死后,其养子孙可望,部将李定国、刘文秀等继续领军并与残明永历帝联合抗清。后孙可望自称秦王,对李定国展开分裂战争,大败降清。刘文选、李定国则坚持战斗到底,直至先后在军中病逝。)

    从以上载于新编《辞海》的张献忠小传,不难看出他既是明王朝也是清王朝统治阶级的冤家对头。张献忠要杀的显然是他的敌人和反抗者,虽然妄杀误杀确实存在,但他毕竟战死了、失败了,成了“败寇”。这样,统治阶级无论怎样嫁祸于他,诬蔑和攻击他“剿四川”“屠蜀”“见人就杀”“把四川人杀光了”,甚至“鸡犬不留”,以致造成“湖广填四川”等等等等,都是不足为怪的事情了。其实,众人皆知,任何统治者,包括想成为统治者的“败寇”,都不是以杀人、以屠杀老百姓为目的的,人杀完了,他去统治谁呢?再说张献忠的大西军与明军、清军的主战场大都在人口集中的都会和城镇,这些地方人口损失大,甚至消亡。但在那个冷兵器时代,张献忠们有能力对散居在巴山蜀水广大乡村的人民逐一进行屠杀吗?须知那时农村人口大大超过城市人口,怎么能说四川人已被杀光了呢?何况张献忠大西军也不是每到之处均行杀伐。蒙文通先生在《汉潺亭考》(见《蒙文通文集》第四卷)中写道:“《盐亭县志》称献忠至盐亭不妄杀戳,以获孝廉张泰阶故。张氏皤然一老,方负母以逃,询得其情,献忠乃抚鞍大笑,曰‘吾张门固有孝子,故县得不屠’。文通家世居县北,临弥江,自明嘉靖以来,碑碣犹有存者,足证县志所述不诬”。张泰阶系今盐亭巨龙乡人,为清顺治九年补辛卯科乡试举人,曾作盐亭志稿,并为康熙《盐亭县志》题跋。张献忠五次入川,曾三据盐亭,光绪续志只记载了两次,一次是崇祯十七年,即顺治元年(1644)十月;一次是顺治三年九月,这次他据盐亭富驿一带抗清,转战西充,于十二月十一日在凤凰山被射死。至今盐亭、富驿土著姓氏称盛便是未遭杀戮的铁证。本来川中类似盐亭、富驿情况以及战事未波及的县乡村是大多数。可是近年来有的客家文化研究者著书说“四川经过宋末和明末的两次社会大动荡,宋元以来的土著已经消亡”,“震惊世界的张献忠屠川事件后,从此再无四川人”(见石维等《格老子四川人:四川人自在生活的底气》)云云,实属顾此失彼,偏颇之至。值得研史、读史者深思。

    三、关于“根在麻城孝感乡”

    近三百年来,川北民间不少父老乡亲声称:我们的祖先是“湖广填四川从麻城孝感乡来的”。麻城县孝感乡今何在?一个乡哪有那么多人?按今湖北东北部确有麻城县级市隶属黄冈市。史书载,麻城系汉西陵县地,南朝梁设信安县,隋改名麻城县。县城为后赵(公元319351年)石虎将麻秋所筑故名,故城在今城东十五里。据康熙《麻城县志》载:明朝初年麻城县有太平、仙居、亭川、孝感四个乡,孝感乡处县西。到明成化八年(1472)以户口消耗,并孝感乡入仙居乡,为三乡。又到明嘉靖四十二年(1563)建置黄安县(今红安县),复析太平、仙居乡20里入黄安县。据陈世松先生考查(见陈世松《大迁徙: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》)明代麻城县有人口记录的240多年间,全县人口一直保持在100万人左右。可想而知以“户口消耗”被一并再并的原孝感乡人口应少到原四乡平均数的两万人左右了。若说它有数10万人填四川,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吗。近年来,经过一些专家学者的调查研究,对这些质疑作出了解释,归纳之大约有以下几种情况:

    其一、真的出自麻城孝感乡者,但不光是清初这一次填四川的,而追溯到了明初。元末麻城人邹普胜等推举南面邻县罗田人徐寿辉称帝,发动红巾军起义,麻城成为征兵基地,义军中自多麻城人。同期便有一些当地缙绅、士大夫为避兵灾而率先逃亡入蜀,其中也多麻城人。后来红巾军发生分裂,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,其时麻城西面邻近的随州人明玉珍正率湖北籍红巾军入川东作战,闻讯后便在重庆自立称帝,建立大夏政权,割据一方。所以随军将士都携带家属,又招募湖广移民,估计约40万入川,其中麻城人不少。再说陈友谅后被朱元璋消灭,所部麻城人楚人居多的军队归于朱,朱于洪武初派楚东蕲(春)人康茂才以及廖永忠分别从川北、川东攻蜀,廖永忠消灭大夏。这样又有许多楚人随军或结伴入蜀,其中也有不少麻城(孝感乡)人。然后才是相隔300年后的清初这次填四川的麻城(孝感乡)人。据胡昭曦先生考证(见胡昭曦《张献忠屠蜀考辨·兼析湖广填四川》),清初这次填四川多麻城(孝感乡)人与张献忠起义军在湖北屯军时间长大有关系,特别是在麻城县,仅崇祯十六年(1643)四月一次,便有县城中所聚里仁会民众5万余人参加他的起义军,张献忠为之别立一军叫“新营选勇”。张献忠入川,其将士中有不少麻城人,张献忠牺牲后,一部分到贵州、云南,一部分留川,留川的将士中便有不少人归农耕垦,成为这次率先填四川的麻城(孝感乡)人。至于这次移民高潮时有多少人、有没有麻城(孝感乡)人加入,则是永远难解之谜。

    其二、有意假冒麻城孝感乡籍者。据陈世松先生考证(注引同前),这部分人要数湖南籍最多,又特别是湖南南部,在衡阳、永州、宝庆、武冈、沔阳、零陵等府州县“托名携家入蜀者,不下数十万”。其冒籍原因是麻城人早在明初已大量迁蜀,经历三百年已成气候,还出了不少达官贵人,攀附“大同乡”(同属湖广省)人多势众,“荫以自庇”,求得先驱者的支援保护。基于同样的理由,从东路江西、安徽、江浙及河南溯长江经麻城一带迁蜀者,冒籍麻城孝感乡的也不少。

    其三、入川始祖原籍不明,无根可寻从众附会者,以及时间久远、弄不清祖籍而牵强附会者。要看到先是麻城人称孝感乡籍,然后是湖北湖南人,再后才是外省人冒充或附会麻城孝感乡籍的。

    此外,入川移民,甚至一些川中土著通过认同宗姓都愿意说自己“根在麻城孝感乡”的深层次原因似与自古流传在该县该乡的两则神话故事有关。这两则故事解放前在富驿地区所在南部、盐亭乡间也广泛流传,并见载于民国九年(1920)臧励和主编的《中国古今人名大辞典》。

    麻姑的故事。麻姑,后赵(麻)秋女,秋尝督筑(麻)城,昼夜不止,鸡鸣乃息。姑贤,有恤民之心,假作鸡鸣,群鸡放声,众工乃止。秋觉,欲挞之,姑惧,逃入石洞修道,后飞升(成仙)。明人王世贞的《神仙传》也搜载了这则故事,并称其修道处为仙姑洞,飞升处在北石桥,百姓为感念她便称之为望仙桥。当然,洞、桥所在的地方便是明成化八年撤孝感乡并入之仙居乡了(此麻姑非“麻姑献寿”之麻姑)。

    董永的故事。董永,后(东)汉千乘(今山东博兴西南)人。少失母奉父避兵,流寓汝南(今河南南部)后徙安陆(今湖北安陆)。父亡无以葬,乃从人贷钱一万,曰后无钱还,当以身作奴。葬毕,道遇一妇人,求为永妻。永与妻俱诣钱主,令织绢三百匹以偿,一月而毕。旋辞去,乃曰,我天之织女,天帝令我助君偿债,言讫,凌空而去。因名其地曰孝感。注云:董永墓在孝感县,本汉安陆县地,南朝宋析置孝昌县(今湖北孝感市北),后唐(公元923936年)避讳改曰孝感。按麻城、孝昌、汝南皆是近邻,这故事很可能在麻城流传而率先被命为乡名的。董永故事最早见于晋人干宝《搜神记》,还见载于传为元人郭守正所编的《二十四孝》一书,又被清道光年间发源于湖北东端黄梅县的黄梅戏编成《天仙配》,成为影响深远的传统剧目。清末民国期间,富驿镇所在川北山乡还是“讲圣谕”的话本名为《大孝记》,影响也很广泛。

    这两个神话故事,一个大义凛然,一个孝感天仙。十分投合农业文明条件下广大劳苦群众的意愿和理想。故事的亲切,震撼人心;故事的凄美,令人神往。中华民族善良贤孝的传统美德蕴蓄其间,历久生辉,令每一个真麻城孝感乡人感到骄傲自豪;令非麻城孝感乡的人们倾慕艳羡。利用承前启后、教化子孙的族谱编修、祖碑勒铭来认定麻城孝感仙居之乡为寻根问祖的圣地,不是一件何乐不为而神圣功化的大好事吗?

     四、盐亭富驿的“土著”与“客户”

    史料载“湖广填四川”历史时期,盐亭一带居民中仍有许多“土著”。他们与各地移民和睦相处,世代蕃衍,共守一片天地。

    (一)清乾隆五十一年(1786)《盐亭县志卷一·风俗》有两条记载:

    1.明季兵燹之后,他邑鸟散兽奔,所在皆然,而盐人独重去其乡,守死勿离,至今犹多土著,聚族而居。

    2.潼属各县俱有楚民新集,向为盐邑独少,缘土瘠也。今则楚、陕、闽、粤之人,依亲觅戚,佃地耕种,视为乐土,渐积渐多,四乡场镇客户与土著几参半矣。

    按以上两条记载活绘出盐亭人民热爱家乡的情形,守死勿离,犹多土著,直至乾隆末年才有“湖广填四川”的客户迁入四乡场镇,渐与土著“几参半也”。需要说明的是富驿自清初归属南部县,盐亭只有永贤(居中)、安乐(在西)、乐平(在南)三乡,所谓(第)“四乡”非指四境之乡,当隐指原属盐亭之富驿地方,亦即乾隆志所称谓之“县东北乡”耳。从富驿场镇看,确如其载。迁入者“依亲觅戚”联宗结派,齐会设馆,建有湖广(楚)人的禹王宫,广东(粤)人的南华宫,福建(闽)人的天后宫,江西(赣)人的万寿宫等,旧时富驿场镇号称“五省通衢”便是这样来的。

    关于富驿清初因王百户一气之下忽归南部县,而且延续三百年,乡民一直心存之芥蒂,民国十八年(1929)臧励和主编的《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》也可略见。该书889页载:(1)富村驿,在四川南部县西一百八十里,为陆地通衢,人民繁庶,明置马驿,清设县丞,今设县佐。(2)在四川盐亭县东北六十里,路通阆中。

    (二)清光绪八年(1882)《盐亭县志(续编)卷二·时序》有载:

    盐邑瘠,安土重迁,世守田园,故载粮民籍有历唐宋至今,而子姓如故,兵燹屡径,仍多土著。非若膏腴沃壤,人争艳羡,一再传即易姓。此叔敖欲得寝丘之意欤。

    按,寝丘在今河南沈丘县东南沈丘故城,为春秋楚邑。相传楚令尹孙叔敖临死时告诫其子勿受楚王所封的美地,而请封於条件较差的寝丘,可以长保不失。《续志》作者引用这个典故是站在封建官吏立场而言的,也是前后矛盾的。盐亭富驿南部一带与其他好多地方比较起来的确并非瘠土。要不然,老百姓怎么会“世守田园、守死勿离、兵燹屡经、仍多土著,历唐宋至今,而子姓如故”;就连新集客户“佃地耕种”也“视为乐土”呢?

    盐亭富驿南部所处川北地区文明开化很早,自秦汉以至魏晋南北朝,当地蜀巴古族姓氏已经完全汉化,今天所有姓氏已全部出现。隋朝盐亭已成为农桑发达、人烟密聚之区,两支严姓迁入合流后成为“梓中豪俊”,李义府、文同祖先迁居永泰后成为名门便是力证。以下正如《续志》所记“民籍有历唐宋至今,而子姓如故”。1986年春,在永泰乡场西20里的黄甸南山村发现一块双面宋碑,背面刻着徽宗大观二年(1108)九月十七日唐姓村民向佛寺普明院施舍田土的舍疏文,涉及唐、伏、何、杨、王五个姓氏,此五姓至今在当地仍属人口众多的大姓。揆以其他乡镇居民姓氏,也相类似。譬比革命烈士袁诗荛生前书刻其祖父辉山氏所撰《龙顾井记》于今柏梓镇龙顾井村梓江北岸山岩上,碑文开头便有“盐亭迤西六十里,一小村镇焉,负山之阳,下瞰长江,居民悉土著”之句,查当地袁、谭、顾、许、黄、曹、龚诸姓,果为世居土著者①。盐亭人民自古淳朴善良,崇教礼文,俗好义举,不染浮华,素称“氐羌之俗”“唐魏之风”,且具协和内外的包容能力,大凡入籍者,皆相习成俗而安居乐业焉。其流风遗教,世代承传,发扬光大,实乃历经千载不朽之人文精神是也。

 

    注:本文曾载于《四川客家通讯》(2010年第1期总第22期)。